面向学生的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 面向学生的通知 -> 正文

大众传播与社会问题

发布日期:2015-04-09    点击量:

附表2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SO938

*学时

Credit Hours

48

*学分

Credits

3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中文)大众传播与社会问题

(英文)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Problems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授课对象

Audience

本科生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中文

*开课院系

School

媒体与设计学院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王昊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cc.sjtu.edu.cn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这是一门针对大学本科同学的通识课。本课程通过展示成为大众媒体(主要是纪录片)讨论焦点的各种议题,引导同学关注和理解各种社会问题。课程同时介绍与社会问题相关的一些社会学、传播学等社会科学的基本的知识、理论与分析方法,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使同学学会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独立思考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

本课程着重介绍与同学生活经验有关的社会议题和理论。内容包含社会不平等、社会阶层、社会控制、集体行为、社会运动与社会变迁等议题。不仅包括中国的案例,我们更会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挑选各国的案例,看看大众媒体为我们展现出了怎样的今日世界。

对于大众传播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本课程希望大家能够从各种角度进行思考,以期让学生对此社会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批判。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This is a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course designed to introduce theories concerning social problems or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specific issues that have become the object of Mass Communication.

This course examines those aspects of sociological theories and social issues which are relevant to students in their life situations. Topics include social inequality, social stratification, deviance, social control, collective behavior, social movement and social change. Not only focusing on Chinese case, but also we will discuss the issues in a global context to argue that the global media, Internet, social media are shaping today's world.

Building on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history of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problems, the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critically engage with contemporary debates on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rol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in modern societies.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1. 使学生能关注并理解各种社会现象。

2. 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程度的社会学理论知识。

3. 培养同学独立思考、批判及创新能力。

4.培育良好的公民素养。

To teach the students to:

1. concern and understand social phenomenon.

2. have basically understand and realize sociological theory and knowledge.

3. have ability to do independent thinking, criticizing and creating.

4. have ability to cultivate citizenship.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及要求

(Class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方式

作业及要求

基本要求

考查方式

第一章、相关基础知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6

观看纪录片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第二章、社会整合与冲突

6

观看纪录片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对课程中讨论的议题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与研究

搜集更多的资料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课堂报告

        第三章、社会转型与变迁

6

观看纪录片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第四章、社会分层:贫富差距与社会不平等

6

观看纪录片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对课程中讨论的议题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与研究

搜集更多的资料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大作业

        第五章、社会失范:越轨、寻租与犯罪

3

观看纪录片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第六章、教育问题

3

观看纪录片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对课程中讨论的议题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与研究

搜集更多的资料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课堂报告

        第七章、环境与生态问题

6

观看纪录片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第八章、三农问题

3

观看纪录片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实地调查

聚焦于具体问题搜集第一手的资料

调查报告

        第九章、就业与职业发展

6

观看纪录片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第十章、媒体问题

3

观看纪录片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

对课程中讨论的议题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与研究

搜集更多的资料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大作业

……

*考核方式

(Grading)

1.     课堂参与和讨论(40%)。选修本课程同学,务必出席每次课程并且主动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和报告。

2.     学期报告(20%):每位修课同学都须缴交一份学期报告(至少三页),主题与本课程相关。同学们可以挑选课程中讨论的议题,再进一步拓展与研究。

3.     期中大作业(20%)、期末大作业(20%),以授课内容为主。

*教材或参考资料

(Textbooks & Other Materials)

文森特·帕里罗:《当代社会问题》华夏出版社,2002

袁亚愚:《社会学家的分析/中国社会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于小辉:《社会转型期的若干社会问题探究》,中国社科,2004 5

章辉美:《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社会学丛书)》,湖南大学,2004 5

雷洪:《社会问题:社会学的一个中层理论》,社科文献,1999 5

朱力:《社会问题概论(社会工作丛书)》,社科文献,2002 1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商务出版社,1997

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出版社

洛克:《政府论》,商务出版社

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出版社

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第二编成吉思汗蒙古人”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第十三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革命的年代》《帝国的年代》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 年后的世界)

黄仁宇:《资本主义与21世纪》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改革到邓小平新政”

道格拉斯·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孙立平:“1990 年代以来社会分层的三大趋势”

孙立平:“关注90 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的新变化”,社会科学论坛,20041

孙立平:“权利失衡、两极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 ,战略与管理 20041

龚维斌:“我国社会流动机制:变迁与问题”

李春玲:“当前中国的社会分层与生活方式的新趋势”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鹭江出版社,2000

其它

More

备注

Notes

备注说明:

1.带*内容为必填项,英语授课课程需另提交一份英文填写版本。

2.课程简介字数为300-500字;课程大纲以表述清楚教学安排为宜,字数不限。

相关附件: